【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康熙字典》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汉字字典,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收录了大量汉字,还对每个字的读音、解释、出处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重要工具书。
为了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康熙字典》的成书背景,以下将通过与表格形式进行简要介绍。
一、
《康熙字典》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由康熙皇帝下令编纂,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人主持编撰,历时多年完成。全书共1716个部首,收录汉字47035个,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字典之一。
该字典在清代乃至后世的汉字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和参考。其编纂过程严谨,内容详实,体现了当时较高的学术水平。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书名 | 《康熙字典》 |
| 成书时间 | 清朝康熙年间(约1716年完成) |
| 编者 | 张玉书、陈廷敬等学者,受康熙帝直接命令编纂 |
| 字数 | 共收录汉字47035个 |
| 部首数量 | 1716个 |
| 语言体系 | 汉字,包含音韵、释义、出处等内容 |
| 历史地位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大规模官修字典,对后世影响深远 |
| 现存版本 | 多种版本流传,包括清代原版及现代重印本 |
如需进一步了解《康熙字典》的内容或使用方法,可参考相关古籍文献或现代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