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兵车行】《兵车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这首诗通过描写征兵场景和百姓的苦难,深刻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强烈批判。
一、
《兵车行》以一位送别亲人出征的老人为视角,描绘了战乱年代百姓被迫参军、妻离子散的悲惨景象。诗中通过对“车辚辚”“马萧萧”的生动描写,渲染出沉重的氛围,同时穿插了老兵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意义。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是杜甫“诗史”风格的典型代表。
二、关键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作品名称 | 兵车行 |
| 作者 | 杜甫 |
| 创作时期 | 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 |
| 体裁 | 叙事诗、古体诗 |
| 主题思想 | 揭露战争对人民的摧残,表达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
| 艺术特色 | 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现实主义风格 |
| 情感基调 | 悲凉、哀痛、愤怒 |
| 人物形象 | 老人、征夫、家人、官吏等 |
| 表现手法 | 对比、细节描写、心理刻画 |
| 历史背景 | 安史之乱前,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 |
| 诗歌地位 | 杜甫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诗史”典范 |
三、简要评价
《兵车行》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更是杜甫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突破了传统边塞诗的豪迈风格,转而关注普通百姓的苦难,体现了诗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同情,这也是他被后人尊称为“诗圣”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