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蒂怎么读芥蒂读音及出处介绍】“芥蒂”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常用于表达内心对某事的不满或隔阂。虽然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但了解它的正确读音和出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一、
“芥蒂”读音为 jiè dì,其中“芥”读作 jiè(第四声),“蒂”读作 dì(第四声)。这个词源于古代典籍,最初用来形容瓜果中的硬核,后引申为心腹之患或心中的不快与隔阂。
在现代汉语中,“芥蒂”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疑虑或心理上的障碍。例如:“两人虽有合作,但心中仍有芥蒂。”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词语 | 芥蒂 |
| 正确读音 | jiè dì |
| 拼音 | jiè dì |
| 字义解析 | “芥”:小草;“蒂”:瓜果的柄 原指瓜果中的硬核,后引申为心腹之患或心理障碍 |
| 现代用法 | 表示内心的不满、疑虑或隔阂 |
| 出处 | 《诗经·小雅》等古籍中均有相关用法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书面语,较少用于口语 |
| 近义词 | 隔阂、嫌隙、不满 |
| 反义词 | 和解、融洽、谅解 |
三、出处介绍
“芥蒂”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虽未直接出现“芥蒂”,但古人常用“芥”比喻微小的事物,而“蒂”则象征根基或核心。后世逐渐将“芥蒂”引申为心理上的障碍。
在《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文学作品中,“芥蒂”常用于描写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心理隔阂。如《红楼梦》中提到:“虽无大过,然心中尚有芥蒂。”
四、结语
“芥蒂”作为一个文雅且含蓄的词汇,体现了汉语文化的细腻与深意。了解其读音、含义及出处,不仅能提升语言素养,也能在写作与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情感与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