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为了有效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国家制定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标准对各类工业污染源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进行了明确规定。通过统一的排放限值和监测方法,有助于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升环保水平,并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对该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项目 | 内容说明 |
标准名称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制定目的 | 控制工业污染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所有工业生产活动中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物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 |
排放限值 | 根据不同行业和污染物种类,设定不同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例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
监测要求 | 要求企业定期对排放口进行监测,并提交监测报告。监测项目应包括主要污染物指标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
实施时间 |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部分条款可能设有过渡期,以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
标准编号 | GB 16297-1996(现行标准)或根据最新版本更新,如GB 16297-2023等 |
管理措施 | 对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 |
通过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可以有效减少工业源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应加强环境管理,确保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